鼠鼠我呀~今天要严肃的和各位爸妈说,婴儿汽车安全椅不是可有可无,而是宝宝的护身符。不管是车祸冲击、宝宝身体构造,还是国际法规标准,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宝宝一定要乖乖坐安全椅。今天这一篇,就帮你一文讲清楚!
1.车祸冲击=瞬间超大减速
刹车/碰撞时,身体会继续往前冲。
大人安全带能把力分到肩、胸、髋;宝宝太小,直接用成人安全带容易卡到颈部/腹部。
婴儿汽车安全椅能把力分散到头、背、骨盆,把“最伤的位置”变成“最能承受的位置”。
怎么做更安全?
后排优先;后向座椅不要装在有启用安全气囊的前排。
安装后做“1英寸测试”:底座左右/前后晃动不应超过约2.5cm。

2.宝宝头重颈弱
婴幼儿的头部占全身重量约四分之一,但颈椎还很嫩,没办法承受强力甩动。如果正面撞击,宝宝最怕的就是“甩鞭样”伤害(头部被猛甩)。
让宝宝后向乘坐(rear-facing),座椅的背板可以整体接住头、颈、背,大幅减少颈部受力。美国CDC和AAP都建议:尽可能延长后向乘坐,直到宝宝达到安全椅标示的身高/体重上限为止。
3.法规也有规定
在马来西亚,从 2020 年开始就规定:12 岁以下、身高不足 136cm 的儿童,都必须使用合格的汽车安全椅(符合 UN R44 或 R129 标准)。虽然一开始是宣导期,但这是在提醒爸妈:安全椅是基本,不是选择。

常见误区
抱着就安全:成人臂力挡不住撞击惯性,还可能把宝宝甩出/压伤。
短程不用系:恰恰多数事故在熟悉路段。
太热穿外套系带:厚衣会导致松动,先脱厚衣再系。
还没到年龄就换阶段:看身高/体重上限,不是看生日。
二手随便用:必须确认无事故史、说明书齐全、外观无损、在有效期内(有效期以厂商说明为准)。
30秒出门前“终检表”
座椅固定稳?(晃动≤约2.5cm)
倾角正确?宝宝下巴不压胸、呼吸顺畅
五点式贴身?胸扣在腋下水平
肩带位置对?不过颈、不刮脸
不穿厚外套?安抚物放手边、不要松背带